新聞動態
News information
奧斯科培訓中心
為政企客戶提供專業IT高端技術培訓解決方案
一、企業介紹 |
“奧斯科(AUSC0O) ”是在全國推廣統一企業品牌,華東總部(安徽奧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設置在中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合肥市,公司主要從事于高端IT教育和1T系統集成。奧斯科全方位提供云計算、大數據、高端維保、信息安全、IT培訓認證、IT咨詢設計、IT監理等ICT服務。公司和國際及國內多家知名廠商有良好的合作關系。 “奧斯科”有多名IT技術專家,都具有大項目技術及管理工作經驗。具有多位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PMP、系統分析師、系統架構設計師、網絡規劃設計師、OCM、CCIE、HCIE、CISP、CISP-PTE、QCCA、NISP專家等高端人才。 2019年奧斯科與奇安信建立教育行業**深度合作,同時奇安信-安徽區域培訓認證及考試中心(QCCA/QCCP)建立; 2020年國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試運營中心正式授權奧斯科作為“國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試安徽運營中心”及中國測評中心授權攻防領域認證培訓,負責安徽區域NISP/CISP-PTE/CISP項目推廣工作,具體授權內容包括項目 研發(培訓體系、課件、實驗、考試題等)、項目推廣、認證培訓中心(學校)認定、認證考試中心發展、培訓及考試組織、持證人員服務和管理等。 “奧斯科”培訓中心致力于為政企客戶及教育行業提供專業高端技術培訓解決方案,以推動政府、企業、高校信息化建設與發展?;诳蛻羧遮厡哟位?、多元化的IT業務需求,從IT系統架構規劃、滿足核心業務應用角度出發,通過專業化溝通、咨詢及評估,設計出合理有效的專業培訓實施方案,強調課程的針對性、實用性和高效性,通過IT專家講師團隊提供優質高效的培訓服務,幫助客戶有效提升員工專業技術能力和工作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
二、任務目標 |
根據《***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18〕4號)等有關文件精神,為加快建設合肥特色、全國一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大批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能力,制定三年規劃目標,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努力使其成為引領推動所在行業領域深化產教融合改革的領軍企業,發揮企業引領示范作用,推動重點產業領域深化產教融合,在長三角區域帶動建設培育相關領域轉型升級。 |
三、任務要點 |
根據任務目標,總結以下任務要點。 (1)深化產教融合與計算機、網絡相關專業院校在人才培養、課程開發、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深度合作。 (2)人才就業指導,加大就業人才的專業技術支持。 (3)制定專業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企業評價標準,積極參與職業技能等級社會評價。 (4)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共建共享知識產權。 (5)構建協同育人平臺,共建產教融合培訓基地。
|
四、實施計劃 |
(一)深化產教融合成效,繼續辦好職業技術教育 1.計劃以省內計算機、網絡相關專業的院校,為本次我公司校企合作優先選擇對象,發揮網絡安全技能人才培養搖籃和技能培訓基地的作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打造專業的“網絡安全產業學院”,為網絡安全行業發展提供專業人才保障。2021年計劃辦學經費不少于400萬元,今后根據發展需要不斷加大辦學經費的投資力度。 2.以計算機、網絡相關專業的院校為載體,推動開展有實質內容、具體項目的校企合作。通過產業課程、專業講座、興趣班等形式共建了5門以上的企業產品課程,每年招收合作人才培養累計50人以上。 ?。ǘ┚蜆I培訓模式,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 3.通過校企合作培養方式積極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和適崗培訓工作的開展。通過全面推行以“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大力促進集團各類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升專業技能崗位員工的能力素質。每年要不少于開展一項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培訓任務,完成50名企業新型學徒。 4.推行職業認證等級認定試點,建立企業員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管理體系,打通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專家級工程師三級職業發展通道,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每年要不少于開展一次認定試點任務,實現職業認證等級認定工作常態化。 5. 提供專業的核心課程資源,包括線上資源(含線上教學、線上教材、線上測試、線上實驗手冊、線上教學管理等)、線下資源(教學 PPT、紙質教材、紙質實驗手冊等)。在此基礎上,校企雙方依據主管部門和學校規定進行二次開發和提升,雙方深度合作共同開發品牌專業課程資源。 ?。ㄈ嫿▍f同育人平臺,共建產教融合培訓基地。 6.以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協同育人平臺。以簽訂校企實習實訓協議、合作共建大數據實驗室、云計算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等不少于3個職類的實訓基地,為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組織實施提供支撐。 7.加大產教融合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平均每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少于50萬元以上,為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提供硬件物質支持。 8.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建立校企職業培訓工作溝通機制,在未來3年,安排企業骨干人員加入學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人數為4-6人。參與學校課程標準建設,每年承擔職業院校教師下企業實踐10人次以上,每年3-4次。 (四)推動教科研共建共享,促進產教融合技術成果轉化。 9.共建共享知識產權。參與教學改革項目,力爭3年內取得與合作職業院校共享的知識產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計劃在未來3年內,開展自主知識產權的申報,三年計劃不少于2項。參與教學成果的生產轉化,開展技術革新合作,共同取得一批科研成果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促進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取得實際成效。 |
五、預期成果 |
1、建設一批一流的網絡安全實驗實訓基地,有力支撐專業建設,大大增強學校專業授課能力; 2、通過大數據實驗室、云計算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使同學能深刻感受到“云、大、物、智”的體驗和企業實際技術的學習。 3、定期開展師資培訓,有利于吸收企業先進的理念,能有效提高學校授課教師的工程項目操作水平; 4、配套的校企合作平臺課程資源與講師資源。
|
六、保障措施 |
1、加強組織協調。 建立產教融合協調落實機制。由企業組織人事部具體負責,協調相關部門、各企業單位、合作院校統籌推進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各項工作開展落實。定期研究制定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統籌解決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向集團領導和上級部門反映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工作推進情況。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有關工作的組織落實。 2、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加大對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資金支持,各相關單位要按照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年度工作任務的進程,將其相關費用納入年度預算中。 3、加強人力資源開發。 完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通過優化職工教育經費的投入方向,通過項目合作、項目研發來吸引和歷練人才,鼓勵各成員單位各類人才主動積極參與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
|